日前,“设计生活之美:2025广东-日本建筑行业交流会”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与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(简称“广州国合中心”)联合主办,聚焦建筑可持续性、无障碍设计、适配性美学和空间创新等前沿议题,为深化粤日建筑行业合作注入创新动能。
来自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科技集团建筑与城市设计所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、广州市设计院集团、广州白云建科集团、广州设计之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、广东构厦建设集团、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等建筑设计机构、院校、企业及行业协会,以及KUMO空间设计研究所、藤田建设、清水建设、竹中建设、日建设计等日资建筑设计企业的16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。
本次活动设置企业展区与自由交流环节,促成粤日企业精准对接、资源互通,通过现场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为后续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。与会嘉宾围绕中国广东与日本建筑行业合作的新机遇、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。
日本驻广州总领事贵岛善子表示,建筑从业者须着眼长远,坚守所热爱的行业,共同创造能长久服务于多代人的建筑空间。在当前全球化挑战下,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,更需要跨国界的智慧碰撞。
活动中,道胜设计公司创始人何永明通过废物之美、雅事之美、小家之美、四季之美等生动的美学案例,深入阐释了适配性在生活美学中的重要性,引发与会者对生活之美的深层思考。
藤田(中国)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地区建筑计划部副部长石原崇行聚焦“建筑与无障碍设计”,系统阐述了其从消除物理障碍到通用设计,最终升级为包容性设计的进阶路径。他以工厂项目为例,分享了通过中日工作坊融合自然共生理念与本地文化遗产,并运用国际通用的图形标识,实现“建筑与人文共生”的多元包容实践。
边缘建筑工作室创始人黄智武带来“骑迹·筑迹:构建机车文化的移动社区”的实践探索。他分享了如何通过集装箱营地、Moto+社区等建筑手段,将机车文化从代步工具转变到青年圈层身份符号,赋能空间创新,激活商业消费新场景。
KUMO空间设计研究所创始人饭岛刚宗则以“可持续生活之美的实践”为主题,提出“万物互联”理念,强调设计应如云雨循环般与环境相融合。通过展示建筑设计的典型案例(如大阪世博会展出的软木模块系统),饭岛刚宗阐释了如何通过设计让建筑拥有长久的生命力,主张设计需跨越时代限制,通过“可继承的创意”实现人文与环境的永恒共生。
广州国合中心理事长范群表示,本次会议是双方第二次合办建筑行业交流活动,旨在持续深化粤日建筑行业合作。他提到,近期,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上,广州与大阪共同举办了相关经贸交流活动,并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富有建设性的合作意向。本次活动依托广州设计之都的产业集聚优势,致力于推动两地建筑设计领域企业开展精准、深入的实质性对接。未来,广州国合中心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、链接国际资源,支持和促进中国广东广州与日本各类机构在相关行业领域深化合作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张姝泓 通讯员:广州国合中心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叶碧君
- 2025/07/08偷工减料 韩国工程丑闻揭开建筑业陋习
- 2025/07/07建筑机器人广泛应用 推动建筑业转型 助
- 2025/07/06新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成为城市新地标
- 2025/07/052025广东-日本建筑行业交流会在穗举行探
- 2025/07/04装配式建筑:2025年中国新建筑的未来趋势